BY Chuah Choo Chiang美巡賽傳播部門的高級總監,常駐馬來西亞TPC吉隆坡高爾夫球場
已故的厄爾伍茲(Earl Woods)是世界高壇最成功的父親角色,成功地讓他的兒子老虎伍茲(Tiger Woods)成為活生生的運動傳奇。
厄爾,這位曾兩度參加越戰的美國陸軍步兵軍官,很早就發現他兒子的天分,甚至在老虎還不會走路之前就把推桿放到了他手裡。老伍茲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逐步塑造兒子的才華和性格,甚至在兒子揮桿時刻意干擾,讓老虎學習如何專注。
去年10月在日本ZOZO錦標賽拿下平美巡賽紀錄的第82勝後,伍茲說:「我父親永遠是那位播下種子並給我鼓勵的人。他非常有世界觀,深思熟慮。在我轉入職業之前,他給我的許多指導發揮了重要作用。 能有這樣的父親來幫助我真的太棒了。」
在歡度六月份的父親節(美國與世界許多國家)之際,多位亞洲的高爾夫球星也分享了他們的父親如何幫助他們成為一位成功的運動員。
日本球星松山英樹在四歲時因為父親帶他上練習場,而認識了高爾夫球。台灣好手潘政琮和哥哥則在父親的帶領下,兒時睡在他們的「移動旅館」裡四處比賽。至於泰國一哥科瑞戴克阿菲巴恩瑞特(Kiradech Aphibarnrat),則由他的父親指導球技並幫助他維持在「正確的道路」上。
美巡賽新星安秉勛感謝他父親的指導與關愛,以及父母在他高爾夫路上的付出。安秉勳的父親安宰亨是奧運桌球雙打銅牌得主,他在安秉勳打巡迴賽的頭幾年親自擔任兒子的桿弟,並且提供一些關於比賽壓力的建議。另一位韓國球員康晟訓則在他於去年AT&T拜倫尼爾森高球賽奪下美巡生涯首勝後,立刻打電話給父親報喜:「我做到了!」他的父親在他十多歲時就把他送到美國讀書學球,追逐他的高球夢。
五度美巡賽冠軍松山英樹,則非常感謝他的父親松山干男,帶他去練習場讓他接觸這項運動。「我開始接觸高爾夫球是受到父親的啟發。我小時候他是我的高爾夫英雄,他的差點約正2,他很常打高爾夫球,我總是夢想自己能變得跟他一樣好。」28歲的松山英樹說。「當我還小時,我父親就是我的揮桿教練,直到高中。 之後,我就一個人練球了。」
安秉勳沒有跟隨他父母的腳步成為桌球好手。五歲時,他被帶到練習場去,只有一支一號鐵──高爾夫運動裡最難打的一支球桿,但很快地愛上了這項運動。和康晟訓一樣,他15歲就被送到佛羅里達追逐他的美國夢,並贏得2009美國業餘錦標賽。
「當我轉入職業後,父親當我的桿弟。正如你想像的,我們有不少爭執,但也很有趣。這並不容易,我們總是爭論不休。 我會聽他的話,或者假裝就像我在聽他的話!」 28歲的安秉勳笑著說,他今年二月兒子出生後也升格為人父了。
「他對高爾夫球的技術面並不太了解,但是他們(安秉勳的母親焦志敏曾是中國桌球奧運獎牌得主)是運動員,了解運動員的思維以及成為冠軍的條件。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強迫我,說我必須努力練球才能打好高爾夫。 但我心知肚明。」
至於美巡賽冠軍暨總統盃國際隊成員潘政琮,則是六位兄弟姊妹裡的老么。他很懷念已故的父親過往開著廂型車載著他和哥哥四處參加青少年比賽的時光。
他也回憶他曾當過國小老師的爸爸,每個早上都要求他們得設法去賺到自己的早餐。「我爸爸事實上很嚴格。」潘政琮說。「他會在早餐前就把我們丟在球場大門外,讓我們得跑一公里的陡直上坡。他告訴我們得跑完才有早餐吃。這樣的訓練方式讓我的身體與心理都更強壯。」
在教導他們基本動作後,潘爸爸會帶他們到圖書館去翻閱高爾夫雜誌,學習上面的各種技巧。他們還會從頂樓把球打到稻田裡,或者到海邊練習沙坑球。「他只比我早六個月學高爾夫球,他會教我握桿、站姿以及如何揮桿。我們會到圖書館翻閱高爾夫雜誌,那就是我們的學球方式。」潘政琮說。他將在今年六月衛冕RBC傳承賽。
「有太多我們三個開著廂型車四處比賽的記憶了。我們會睡在車上,蚊子很多,有時候也會有警察來驅離。那是我們的行動旅館。」
對於第一位打進美巡賽的泰國球員阿菲巴恩瑞特來說,他的企業家父親潘那彭(Panupong)總是坐在曼谷當地一處練習場的相同位置,大聲地指導他打球。「我八歲開始打球,跟著我父親去練習場。我父親總是坐在同一個位置,總是會大聲地說:『瞄左,瞄右!』當他終於帶我下場打球時,我鬆了一大口氣。他是我高爾夫生涯最重要的人物,他總是敦促我往前,並且老是跟我說:『總有一天會是你的日子。』」
26歲的馬來西亞好手加文葛林(Gavin Green),在他從亞巡賽轉戰歐巡賽的這幾年裡,總有父親陪在身旁。從新墨西哥大學畢業的他,最終目標是美巡賽。「父親與母親讓我開始打球。他們總是動力十足,你總是可以和他們談任何事情。他們是犧牲一切來幫助我變得更好的人,無論是在我小時候把我帶到高爾夫球場,還是在那段艱困的日子裡在經濟上支持我在美國打高爾夫球。我們一起贏得了幾次亞洲發展巡迴賽冠軍,所以他無疑是我的職業生涯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