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LPGA拿下四勝的台灣旅美好手龔怡萍,日前(4月12日)受苗栗縣未來之星高爾夫協會的邀請,和前旅日名將、同時也是現任全國高爾夫學院總教練暨台北城市科大助理教授曾秀鳳,一同在全國高爾夫鄉村俱樂部,舉辦了一場名為「高球百年重返奧運的選手與教練─阿鳳與糖果的高球經驗聊」座談會。和台下的青少年選手與家長,分享他們過往征戰高球賽場的經驗,有問必答。
曾秀鳳與龔怡萍,這兩位年齡差了十多歲、各自在日巡與美巡賽場擁有一片天的台灣高球名將,最大的交集是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分別以教練與選手的身分出席這場高爾夫睽違百年重返奧運賽場的盛宴。兩人和高爾夫球的淵源與歷程大相逕庭,唯一的共同處是接觸較晚,但苦練成材。
曾在日巡拿下五勝的曾秀鳳,遲至17歲到新豐球場當桿弟後才接觸高爾夫球。因為羨慕新豐名將林吉祥能經常出國比賽,而決定要加入培訓隊,以後可以「公家出錢出國去」。這個明確的目標促使她比別人更認真練球,每天透早練到天黑,終於有了回報。先入選國家隊出國比賽,爾後轉入職業進軍日本LPGA,並多次站上頒獎台,包括1997日本東京世界女子公開賽,她擊敗一干美、歐、日、韓以及亞洲各巡迴賽的獎金后,勇奪冠軍。現在,阿鳳老師則退居二線作育英才,協助更多後輩朝他們的目標前進。
至於在美國LPGA拿下四勝的龔怡萍,坦言她一開始接觸高爾夫球是「被逼」的。中學階段移民美國的她,表示自己不會讀書,但從小對運動挺有興趣的,因此在爸媽的要求下學打高爾夫球。打了一年後進入高中校隊,逐漸嶄露頭角,在南加州與AJGA青少年排行榜都高居第一,爾後進入NCAA名校南加大就讀,並於大二轉入職業,征戰LPGA,並於2003年單季贏得三勝,成就斐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她進入LPGA的第一年2002年到2017年,她都維持在獎金榜前30名內,長達16年!這更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紀錄。
看到她們兩人的經歷,你或許會覺得都是天資過人,才能在短短幾年內就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但事實上,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血,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曾有球友問我,老師你一天練球有練到一千顆嗎?我心想,光練短切就不只一千顆了。」曾秀鳳在座談會上分享。「因為我起步比別人晚,所以我知道我要比別人更認真。所以,當有學員跟我說『我的推桿好差』時,我的回答就是『繼續練,繼續加強』!」
行事作風向來低調的龔怡萍,也表示苦練是她成功的不二法門。當時打高中校隊的她,每天上課到下午一點,吃完午餐後就是練球,假日更是一整天。「一年365天,全年無休。」龔怡萍說。「我真的就是一直打、一直練。找教練學習對的東西,然後就努力練好對的東西。別人練一小時,我就比別人多練一小時。」
「時間用對了,做對的事,就有機會成功。」
對於台下青少年選手與家長的提問,阿鳳與糖果這兩位講師不厭其煩、言者諄諄。比賽場地大不相同怎麼辦?那就得把自己的功夫練好,快速調整,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打到最後幾洞專注力會跑掉怎麼辦?很有可能是營養不足,但你不自覺,所以要在比賽期間隨時補充水分、食物。而不是等渴了、餓了才吃。比賽中很緊張怎麼辦?試著轉移注意力,緩一下心情。「像美國公開賽人那麼多,我就當作是動物園,他們看我,我也看他們,像是:喔,那位阿姨怎麼穿高跟鞋來球場…」龔怡萍幽默地回答。
雖然曾秀鳳與龔怡萍,都各自在日本與美國賽場取得了成就。不過,她們兩人一致認為,走上職業巡迴賽這條路,絕非青少年選手未來的唯一選項。「高爾夫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打高爾夫不要只有一個目標:轉職業。即便你不轉職業,也可以做很多事。」曾秀鳳說。
「你以後絕對不會後悔學過高爾夫。」龔怡萍補充道。
如果你未來真的想進入職業高壇,曾秀鳳表示,前提是一定要把功夫練好。設定目標,然後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朝著目標努力前進。你要清楚自己的實力在哪裡?適合哪個層級?才能一步步地往上爬。更重要的是:莫忘初衷。
至於家長,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曾秀鳳表示,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希望,但真的別只看成績。
「高爾夫是個人運動,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只要持續有進步,偶爾出國去參加比賽,見見世面,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該加強哪些,回來再繼續練習。」龔怡萍說。「讓孩子快樂開心地朝目標前進,家長只要在旁協助,並看著別讓他們走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