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巡賽冠軍比較會是果嶺周圍的魔法師,或者從梯台到果嶺的奇蹟男孩?
By高爾夫數據分析大師馬克布洛迪(Mark Broadie)
對派崔克坎雷(Patrick Cantlay)在2021 BMW錦標賽寫下歷史性的一役,這一勝不僅讓他博得「派提冰」(Patty Ice)的暱稱,也讓他留下一項驚人的推桿紀錄。他在那場比賽的推桿桿數優勢達14.6桿(整體桿數優勢是15.8),這是自從ShotLink啟用之後的最高紀錄。
布萊森迪尚博(Bryson DeChambeau)在那一週的整體桿數優勢也是15.8(推桿則是9.4),所以這兩人進入了延長賽。在經過讓人記憶猶新的六洞一對一激戰之後,坎雷推進關鍵的17呎博蒂,迪尚博的鳥推則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推桿才能賺錢!從表面上看,坎雷的表現——包括他在風嘯峽(Whistling Straits)舉行的萊德盃首度入選就繳出三勝零敗一和的成績——似乎證明了這句格言。但是,真的嗎?與高爾夫和生活中的許多其他事情一樣,從單個實例來得出一般性結論是有問題的。是的,坎雷贏了,他推桿非常棒。但還是有很多球員在推桿不佳的情況下獲勝的例子。一個值得注意的案例是維傑辛(Vijay Singh),儘管他在果嶺上的桿數優勢是負4.5桿,但他還是奪得了2008年WGC普利司通邀請賽(Bridgestone Invitational)冠軍。
與其依賴標語,讓我們進入整個ShotLink數據庫,看看會出現哪些一般模式。
首先,我們得到一些預期內的結果。美巡賽的冠軍選手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爾夫球員之一,而奪冠時的表現絕對比正常演出更好。不過,究竟是他們哪方面的球技表現帶給他們奪冠優勢?要了解更多關於奪冠的資訊,有必要去審視奪冠者在一整個賽季的各項技能表現。
那就是我所做的事。我深入研究2004到2021的ShotLink數據,定義出兩大類型的球員:一種我稱之為「擊球好手」,另一種則是「短桿高手」。擊球好手就是在特定球季中,他們的開球桿數優勢與進攻果嶺球桿數優勢勝過95%其他球員但短桿表現一般(定義為數據落在40%到60%區間)的選手。短桿高手則是剛好相反,他們是在特定球季中果嶺周圍桿數優勢與推桿桿數優勢勝過95%其他球員但擊球表現一般(定義為數據落在40%到60%區間)的選手。
那麼,哪一種類型的球員會有更好的整個賽季表現呢?答案是擊球好手,而且差距懸殊。
那些在開球與進攻果嶺球表現出色的選手,贏得冠軍的機率比起短桿高手多出50%。他們打進前十名的機率也高出48%,並且每場比賽獲得的世界排名積分比短桿高手多出60%。2021美巡賽季的擊球好手包括布萊森迪尚博(Bryson DeChambeau)、維克特霍夫蘭(Viktor Hovland)、寇瑞康納斯(Corey Conners)與保羅凱西(Paul Casey)。在其他賽季,則有亞當史考特(Adam Scott)、巴巴華生(Bubba Watson)與羅瑞麥克洛伊(Rory McIlroy)。至於2021賽季的短桿高手有卡麥隆崔蓋爾(Cameron Tringale)、布萊恩哈曼(Brian Harman)與羅相昱(Kevin Na)。至於其他賽季,名單上還包括布蘭德史奈德克(Brandt Snedeker)、強納斯伯利克斯(Jonas Blixt)與布蘭登陶德(Brendon Todd)。
這樣的結果說明了什麼?首先,整個賽季都擁有較好整體桿數優勢的球員擁有較高的勝率,而擊球好手在這方面佔上風,他們的整體桿數優勢較高(平均每輪1.6桿),短桿高手則是平均每輪0.8桿。這告訴我們,最好的擊球好手和一般擊球好手之間的差距,比起最好的短桿高手和一般短桿高手之間的差距更大。此外,第二個原因則關於球員如何「提升」他們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推桿好手比起推桿實力一般的球員,更容易經常在比賽中拿出較好的推桿表現;但是,推桿實力一般的球員也有可能在某些比賽中繳出發燙的推桿表現。事實上,根據我分析ShotLink數據庫,發現短桿普通的球員在賽季中短桿表現出色的比賽,和擊球一般的球員擊球表現出色的比賽相比,次數足足是兩倍之多(我所說的表現出色,是其桿數優勢超過奪冠者的平均桿數優勢)。打個比方,就像是羅瑞麥克洛伊會更常出現推桿表現優異的比賽,一如他在2018灣丘那場比賽,但羅相昱可能較少機會能出現開球表現非常搶眼的比賽。
要在高爾夫賽場上成功有很多種不同的方程式,一如你身邊的高爾夫球伴,也絕對會有靠短桿吃飯的,或者靠長桿震攝對手的。但最好的球員絕非僅僅單靠短桿或者長桿,他應該是出色的擊球好手同時也是頂尖的短桿高手(老虎伍茲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換句話說,他們的推桿與開球都能賺錢!